2009年,上海市教委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两所高校签订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协议。这些政策的出台有何背景?从协议签订至今已近3年,作为上海两所试点学校,他们有何经验教训?为此,记者专门分别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桑大伟和上海理工大学创业班负责人吴满琳。
沪两高校试点分层次创业教育
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就已经开始起步。桑大伟告诉记者,当时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在高校内推动创业课程的开展,其标志性事件是2002年教育部首次在全国选取了9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鼓励各高校创新、探索创业教育课程。另一方面是鼓励创业实践。标志性事件是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有意识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2009年,上海市教委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两所高校签订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协议,明确表示要通过专项经费支持等方式让上海高校创业教育达到“全覆盖、分层次”的目标,培育更多的“书生老板”。
所谓“全覆盖”,是指创业教育的对象必须是全体在校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所谓“分层次”,是在对全校学生进行普及式的创业教育基础上,对于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学生开展递进式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上海交通大学的创业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的创业班即是此次“分层次”政策推动的产物。
交大创业班学生不分年级专业
201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创业学院。“我们学院身兼两份任务,一方面是为全校学生开设创业方面的通识课,供学生选修。另一方面,创业学院开始招收‘宣怀班’,每年招收约50名学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创业。”桑大伟告诉记者。
据悉,“宣怀班”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并非学历教育,不按学生的年级、专业招生。“宣怀班的学生仍留在原专业、原班级内学习,但是还将接受专业的创业培训。”桑大伟告诉记者,目前宣怀班共有154名学生,其中约有20名学员已经在其本专业毕业并且有创业项目在进行实体运转。
与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的教育模式不同,所有上海理工大学首届的创业本科班的学生均为转专业而来。
》思考得与失
创业教育就是撒播创业种子的过程
记:你们如何评价这近3年的探索?
桑:我认为我们的创业教育效果显著,确实培养了一批创业典型。在中国,创业偶像一度离我们的大学生很遥远,但现在,当我们的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师兄、师姐也可以创业成功,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浓烈的创业氛围。
吴:现在来评价我们的创业教育,也许还为时过早。教育是百年大计,它不能像割韭菜一样,种多少马上就能收割多少。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曾经对我说,“不后悔选择了创业班。在就业面试的时候,HR甚至认为我不是应届生,认为我很有经验。”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到很欣慰。
记:据说上理工创业班的首届学生大部分仍选择了就业。不知道你们怎样看待这一结果?
桑:创业班的学生不代表着就一定要毕业后就创业。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是两码事,人人都需要创业教育。在美国,所有的大学都有创业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吴:确实,创业教育就像是撒播创业种子的过程,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时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并不认为创业班的学生一毕业就能创业,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学校体制仍不适合创业班发展
记:总结过去近三年的经验教训,你们认为现在贵校的创业教育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将来还有怎样的打算?
桑:我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我们将来还要重新规划、适当引导学生创业的产业布局,拓展学生的创业类型。
我们不鼓励学生开小店,更希望他们的创业能够符合国家需要,如在科技创新之外,也做一些文化创新方面的创业。
吴:这两年,我们也一直在反思。我感到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校整体的体制、机制还不太适合创业班的发展、需求,学校政策不配套。如对创业类老师的考核方法没有突破原有机制,使得老师们的工作量无法被认可,很多老师忙着写论文,不能积极参加帮助学生创业的工作。 |